欢迎访问 餐饮时讯网!
当前所在: 首页 > 餐饮安全 > 正文

以满意度为标尺 力促服务再提升

时间:2024-11-18   作者:佚名   来源: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  

  近期,上栗县长平乡卫生院以解决群众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,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,优化服务流程,提升技术实力,延伸服务范围,以实际有力的行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,提升患者体验。 

  优化环境,提升群众就医体验

  高温天气、拥挤的等候区、陈旧的设施、繁琐的就诊流程……为“一口气”解决群众就医的难点、堵点问题,上栗县长平乡卫生院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碰硬。8月30日揭牌开诊的落星村医疗延伸服务点内,布局清晰科学、环境温馨舒适、流程简洁高效,极大地提升了就诊舒适度。在门诊区域增设多项温馨服务,添置了皮质就诊椅、冷风机,为就诊患者送去阵阵凉风;将放射科窗口由之前的封闭式改造为敞开式,不但方便快捷,而且更加贴近患者。“现在好了,医疗延伸点就能抽血化验、做B超、住院治疗,走路几分钟就能到,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了,真的方便多了!”王阿姨说。

  

  

  内引外联,提升医院综合实力

  “看病难,到外地看病更是难上加难”,这曾是老百姓外出就医的真实感叹。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,上栗县长平乡卫生院坚持“内引外联,筑巢引凤”的发展模式,积极与医共体上级医院深度合作,上栗县总医院选派6名优秀骨干医师,赴长平乡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,专家团队通过开展门诊坐诊、专题讲座、教学查房、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帮扶,借智借力借势打造学科优势,培养业务骨干,带动全院医疗服务质量整体层次跃升。“上下联动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”,一场“双向奔赴”的坚守,让百姓家门口有“医”靠。

  

  改善服务,探索“加减乘除”法

  一是门诊服务做“加法”。新开设了全科门诊,服务时间从8:00提前到7:30;家庭医生24小时线上给予医疗解答、用药指导服务;创新回访模式,将传统的单次回访升级为多次回访,丰富回访内容与形式,实现电话、短信、微信等多种方式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。

  

  二是服务流程做“减法”。繁琐的就诊流程被精简,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、网络化的服务,卫生院指定专人负责智慧医疗系统的使用,分别对检查检验、AI病例、村卫生室使用情况逐日进行统计,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。智医系统给基层医生带来的改变不单是“快”,更重要的是“准”。

  三是流动服务做“乘法”。“您好,请问有需要帮忙吗?”“阿姨,请问您要到几楼?”……在门诊大厅,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。这是医院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换,贯彻“首问负责制”举措的一个缩影。打破惯性思维,倡导导诊人员走出导诊台、迎到大门前、深入大厅里,主动增强服务意识,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困惑和疑问。推出了爱心轮椅,畅通军人、老年人、优抚对象优先就诊窗口,增设志愿服务岗,将服务前移送到群众身边。除开展常规健康教育讲座及义诊活动,还组成“健康贴心人赶集小分队”,免费为“赶集”群众提供血糖监测、血压测量、医疗咨询、中医脉诊、中医理疗等服务。

  

  四是急难愁盼做“除法”。在门诊设置“院长值班”岗,悉心倾听患者心声;由办公室常态化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,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质量的应对措施,有投诉在院内解决,有需求在院内满足,有问题立行立改,努力做到“问题不出门”。

  

  整合资源,打造主动健康服务中心

  卫生院投资20余万元打造了主动健康服务中心,建立慢性病“防、治、管、教”四位一体服务团队,构建预防、诊疗、康复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等连续性、全链条服务。派出爱心体检专车免费接送,医务人员全程随车保障安全;针对老年人特殊群体,全程陪同检查,全科医生负责对体检结果精准答疑;免费提供爱心早餐;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,组织医务人员主动上门提供体检服务,教他们热敷、按摩等,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。

  

  始于患者需求,终于患者满意。用便民服务“小切口”,撬动看病就医“大民生”,提升医疗质量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,上栗县长平乡卫生院一直在路上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hc.jiangxi.gov.cn/art/2024/10/8/art_38141_5024986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